全国凤楼小姐兼职同城网站-全国真实兼职凤凰楼信息,24小时空降全国约一对一游客登录,24小时上门服务接单app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助农商城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产业发展

向海而生·共筑蔚蓝 | 从海上诱捕到网箱养殖 他们打破了国内金枪鱼人工养殖空白

   来源: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   时间:2025-06-08 14:44:54

前言:渔业养殖迎来“绿色之变”,“蓝色粮仓”谱写海洋牧歌……海南,因海而生,向海图强。今年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也是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推出一组“海洋人物”故事,旨在展现海南在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壮大海洋新兴产业等方面的生动场景,以及海南人逐梦深蓝的决心和实践行动。

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 记者 利声富

饵料刚洒进水里,金枪鱼闻“香”而动,迅速集结,在蔚蓝的海面上翻起阵阵水花。

在陵水湾海域国内首个黄鳍金枪鱼海上养殖示范基地,看着网箱里畅游的黄鳍金枪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马振华研究员的心情就像海水般澎湃。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在陵水外海首次成功实现黄鳍金枪鱼深水网箱养殖,开展金枪鱼网箱养殖示范,打破了国内金枪鱼人工养殖空白后,又在进一步探索如何突破金枪鱼人工繁育技术这一瓶颈。

打破国内金枪鱼人工养殖空白

成全消费者“新鲜金枪鱼自由”

作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深远海养殖技术与品种开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马振华研究水产养殖已20余年,主要致力于海洋鱼类繁育和深远海养殖技术研究。

马振华团队在陵水海域驯化养殖的金枪鱼。

谈及之所以选择金枪鱼作为科研对象,马振华说,早在澳大利亚留学时,他得知国内还没有人研究金枪鱼养殖后,他就萌发在我国实现金枪鱼人工养殖的念头。2015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提出养殖金枪鱼的课题时,马振华毅然接下该项目。

有食客说,“不食金枪,不知海味”。被称为“运动健将”的金枪鱼,肉质紧实富有弹性,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金枪鱼市场需求旺盛,经济价值高,传统的出海捕捞不但对野生金枪鱼资源造成较大压力,而且难以保证稳定、及时供应。而人工养殖可以更好地控制生产规模和上市产量,避免因天然捕捞受到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供应不稳定的情况。

“当时,国外已突破金枪鱼人工繁育技术,但国内还是一片空白,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鞭策?!甭碚窕?,2016年,为收集金枪鱼信息,他带领团队从三亚港出发前往南海,开启长达三年的阶段性的海上捕金枪鱼、养金枪鱼的科研探索。

“克服了海上高温、酷热、物资短缺、晕船等困难,我们一去就足足待了两个多月?!被叵肫鸬笔钡那榭觯碚窕芯蹙拖穹⑸谧蛱?。

在600余天的“金枪鱼诱捕-运输-网箱养殖”测试,他们攻克了野生金枪鱼幼鱼诱捕、活体转运、网箱幼鱼驯化等关键技术。不仅论证了项目的可行性,而且为后续金枪鱼资源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2019年,为论证南海金枪鱼的陆地养殖可行性,马振华带领研发团队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外??剐⌒徒鹎褂憷嗟牡霾队肼降匮匪呈笛椤?/p>

驯化、养殖测试……经过两年多周而复始的实验,2022年,该团队首次实现了我国南海金枪鱼类室内循环水养殖,打破国内金枪鱼人工养殖的空白,为后续人工养殖和繁育等研究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捕获黄鳍金枪鱼幼鱼575尾,经5个月网箱养殖后,成活436尾,平均体长80厘米,体重6.05公斤。经过20个月的养殖,这些金枪鱼平均体长达130厘米,平均体重35公斤,从而证实了海南本岛深水网箱养殖的可行性。

2023年起,该团队联合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在海南本岛和东盟国家开展黄鳍金枪鱼养殖基地建设与示范,累积示范水体超过10万立方米。同时,该团队与陵水农投海洋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动黄鳍金枪鱼人工养殖技术落地转化,并在陵水建成国内首个黄鳍金枪鱼海上养殖示范基地。

2023年冬交会上,一条重达84斤的黄鳍金枪鱼一亮相就火爆出圈,透明的碎冰上,一块块鲜嫩透红的厚实鱼片整齐码放、色泽迷人,参观者争相尝鲜。后来又有金枪鱼从陵水海域抵达广东酒楼的餐桌。“嫩滑紧实,口感还有点像冰淇淋?!逼涿篮米涛度檬晨突匚段耷睢?/p>

技术攻关成就梦想

国内首次实现黄鳍金枪鱼人工产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开展金枪鱼人工养殖试验,金枪鱼人工养殖取得一定进展。现阶段,虽然国外金枪鱼人工繁育技术有所突破,但由于人工繁育成本高、效率低,目前仍以金枪鱼野生苗种诱捕及驯化为主进行养殖生产。

实现南海金枪鱼陆地循环水驯化养殖,只是马振华最初梦想,其最终梦想是实现金枪鱼种苗人工繁育。

他离最终梦想的距离越来越近。

马振华团队在陵水海域驯化养殖的金枪鱼。

2024年3月18日至24日,该团队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养殖基地通过采用激素诱导的方法在C90网箱中进行催产,累计获得黄鳍金枪鱼受精卵19.68万枚,孵化率83.1%。这是我国黄鳍金枪鱼繁育技术的阶段性突破。现场测评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测试。

“这是国内首次实现黄鳍金枪鱼人工产卵,标志着人工繁育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马振华说。种苗孵化是黄鳍金枪鱼养殖产业“卡脖子”难题之一,人工产卵的突破将更好地助力产业化。

“金枪鱼人工繁育太难了!”马振华说,无论是亲本,还是产卵、育苗都非常难。虽然该批金枪鱼人工产卵最后没有成功繁育,但团队也初步掌握了人工环境中黄鳍金枪鱼的养殖生物学特征,构建了基于深水网箱和循环水系统的投喂管理模式,完成了金枪鱼人工养殖技术体系及配套工艺构建,为下一步优化人工催产技术奠定基础。

目前,马振华团队在南海金枪鱼资源开发与利用项目研发方面,已构建了黄鳍金枪鱼野生幼鱼诱捕及转运技术体系,相关技术突破了金枪鱼“离水即死”的关键难题。同时,系统收集了黄鳍金枪鱼养殖生物学数据,构建了循环水养殖技术体系及配套工艺,开发了一种黄鳍金枪鱼专用饲料及驯化投喂方法。

“接下来,我们团队将继续研究金枪鱼的人工繁育技术,期待早上攻破金枪鱼人工繁育难题。”马振华说,实现黄鳍金枪鱼、大目金枪人工繁育、构建南海金枪鱼全人工繁养技术体系及配套工艺是他们的目标。

身体强壮、体型如纺锤般纤长,背部深蓝色,腹部闪着银白,背鳍、臀鳍、小鳍和体侧带着明亮的黄色,黄鳍金枪鱼极好辨认。

未来,这条高潜力的鱼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