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凤楼小姐兼职同城网站-全国真实兼职凤凰楼信息,24小时空降全国约一对一游客登录,24小时上门服务接单app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助农商城
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工作队

从“科学校长”到“科技副总” 看三亚崖州如何推进产学研融合

   来源:三亚日报   时间:2025-04-25 09:26:54

南京农业大学肖栋博士的工牌上,职称一栏悄然更新为“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中国农业大学刘璐博士的日程表中,新增了三亚罗牛山畜牧有限公司厂区的巡检安排;海南省农科院的魏立民博士,带着文昌鸡育种专利入驻海南潭牛研发中心……

近日,崖州区5名高校博士以“科技副总”身份正式履职。这些既掌控高校实验室科研方向,又深度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双栖”专家,以“智囊团”角色为企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助力三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科技副总”并非崖州区的首次创新尝试。早在几年前,崖州区便创新打造“博士村长”“院士村长”以及“科学校长”等人才工作品牌,将高端智力资源覆盖至乡村产业、教育发展等领域,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理论创新”到“成果转化”,崖州区多举措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临高村“博士村长”易克贤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长势。张慧膑 摄

“科学校长”上任:教育创新全面覆盖

去年,崖州区依托战略发展优势,在省内率先启动“科学校长”聘任计划。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20余家科研院所及31个科研团队中,遴选32名博士出任首批“科学校长”,覆盖全区31所中小学校,以“智库+课程”双轮驱动,打造科学教育新生态。

从“课本”到“田间”,科学教育“活”起来:一年来,“科学校长”深度参与课程规划,推动科学教育从“纸上谈兵”转向“知行合一”。

在三亚寰岛实验中学,“科学校长”李彦君博士主导智慧农业实验室建设,带领学生种水稻、养蝴蝶兰,通过“土壤酸碱度检测”“植物生长周期观察”等实践课程,让科学课变身“试验田”。

在崖城中学,“科学校长”张宇航博士带领生物组教师走进南繁农业研究基地,实现“课堂理论”与“田间实践”无缝衔接。“书本上的知识‘活’了,教学思路更广了!”教师们感慨。

在资源整合方面,校内外联动,搭建“产学研”共享平台?!翱蒲3ぁ被怼扒帕号Υ保细咝?、科研机构、企业科普基地资源,为学生搭建“学研用”一体化平台。

在梅山小学,“科学校长”许秋彤带领学生走进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通过实地探访与科普课堂的形式,带领学生揭开小丑鱼的奥秘,开启了一趟别开生面的海洋生态探秘之旅。

“我知道!这是砗磲?!薄窍群罄吹街泄蒲г汉D先却Q笊锸笛檎竞Q笊锓庇痘笛榛亍⑸汉鹘干D馐笛槭?,参观了解珊瑚、砗磲等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

此外,“科学校长”还推动学校与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隆平生物实验室等合作,开展“科学家进校园”“科技夏令营”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博士村长”深耕:技术落地乡村焕新

如何以科技之名,布局乡村产业?崖州区引进了一批博士、院士团队,成立了4支“院士村长”工作队、27支“博士村长”工作队,对接服务全区27个村(社区),以科技之力推动乡村发展。

院士来了,产业发展动力足了——

在金鸡社区,“院士村长”钱前团队依托南繁育种基地优势,于白超辐射区种植200亩优质本土香蕉,力塑品牌。同时,整合闲置民居与野生稻资源,发展“南繁研学游”与特色餐饮,对接腾讯培养“乡村CEO”。

在城西村,“院士村长”沈其荣团队启动木霉生物有机肥项目,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试验田,改良土壤、提升肥力。示范豇豆年产量平均提高20%,化肥使用减少35%而产量未降,实现绿色增产。

在抱古村,“院士村长”骆清铭团队打造文旅与科技融合项目,发展旅游产业,推动文旅IP建设,深度开发“睡莲”资源,谋划文创IP、高端文旅及数字化内容输出等品牌项目。

在崖州区抱古村的莲塘,科研人员在测量莲花直径。记者 刘琪成 摄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2年的深耕,崖州区“博士村长”成果显著,成为示范——

在拱北村,“博士村长”郭敬功团队种植3亩9000株凤梨种苗,凤梨种苗长势良好并结果。

在崖城村,“博士村长”张宇航团队引进200多个热带辣椒种质资源与新品种,提高产量并申请品种?;?。

在赤草村,“博士村长”魏立民团队利用现有的林地资源优势,发展林下文昌鸡养殖产业。去年,赤草村集体养殖的2500只文昌鸡已经全部上市销售,实现销售收入11万多元……

当下,“博士村长”与“院士村长”以科技为笔,绘就崖州区乡村发展新画卷。

“科技副总”接棒:产研融合激发活力

如何确??蒲谐晒芄凰忱邮笛槭易呦蚴谐?,并实现其实际应用价值?

今年3月,为了实现实验室创新成果与生产线的精准对接,加速热带农业、深??萍嫉忍厣档纳叮轮萸酵瞥隽恕翱萍几弊堋弊ㄏ罴苹?。旨在通过选派具备科技背景的人才担任企业高级管理职位,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产业技术难题。

4月22日,崖州区举行了首批“科技副总”的聘任仪式。具备科研实力与产业视野的专家学者正式受聘,以企业高管的身份深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为崖州区农业科技等关键领域的企业提供专业指导。此举标志着崖州区在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科技副总”不仅是技术顾问,更是战略伙伴,他们将运用科研技术为农产品进行溯源,利用大数据分析指导种植,以及运用人工智能优化供应链等,以跨界思维为企业注入创新活力,同时也为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产业布局不难看出,从“科学校长”到“科技副总”,崖州区打造了一个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为核心,以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为依托,以乡村振兴为终极目标,崖州区开辟了一条“科技+产业+人才”的融合式发展路径。

依托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等重大平台的相继建立,为农业科技的攻关提供了坚实基础。

加快打造崖州人才发展新高地,吸引了超过1200名高层次人才,同时培养了500余名本土新农人。此外,建立了“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科学校长”的三级服务体系,实现了科技服务的全面覆盖。

利用科技优势,推动芒果、火龙果、冬季瓜菜等传统产业的品质提升和效率增加,同时培育了南繁种业、海洋渔业、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