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新海南客户端 记者 任桐
“这条20多厘米,不算最长的,最长的能长到30多厘米?!鼻碇欣枳迕缱遄灾蜗刂衅秸蚶杳鞔逦嶙ご宓谝皇榧峭跗嬗?,弯腰从地里拉出一条蚯蚓,拿在手上,有些骄傲地介绍着。
广地龙3个多月就能成熟。记者 任桐 摄
此时,他的脚下,厚厚的一层腐殖土,一条条蚯蚓在土壤中蠕动,有的长有的短,时而钻进钻出。这里就是该村委会打造的广地龙(蚯蚓)养殖基地。一旁的工作人员拿着喷雾器,不时喷洒水雾,保持土壤湿润,蚯蚓们在小小的土壤世界里忙碌着,为生态循环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工人正在养殖广地龙的土地铺叶片。黎明村委会供图
说起广地龙,王奇勇话多起来。他说:“以前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广地龙,后来了解到,广地龙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蚯蚓,但它特指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的干燥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药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好?!?/p>
琼中中平镇黎明村与广地龙的故事,要从王奇勇开始驻村时说起。2023年7月,他被组织派往琼中中平镇黎明村驻村,刚一上任,他就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一起挨家挨户进行走访。
这期间,他听到更多来自村民的声音:“受槟榔病虫害影响,槟榔产业不如从前。橡胶也是如此,价格走低,村民都不想去割胶。老产业低迷,新产业又不知道做什么,村民大多‘躺平’,没什么生产积极性。”
工人正在平整土地。黎明村委会供图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王奇勇多次召集产业研讨会,为黎明村找“出路”。大家各抒己见,其中一个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队员提到,广地龙收益还不错,是否可以试试?
广地龙是什么?好养吗?我们能养成吗?
在了解了相关资料后,王奇勇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广地龙,还知道了广地龙生长周期短,3到4个月便可迎来收获。每亩可产活体广地龙2000斤以上。
工人正在平整土地。黎明村委会供图
这收益确实不错。为了验证这事是否可行,王奇勇带队到海口、澄迈、万宁等地进行考察,他们听说广西的广地龙产业做了多年了,又带队到广西考察学习。半年后,黎明村委会与万宁一家企业、广西两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引进广地龙种苗。
与此同时,村委会将低效橡胶林段盘活,在林下整出一片20亩的土地,高空种植橡胶,林下种植棕叶,地下养殖广地龙,探索发展“橡胶+棕叶+广地龙”林下三层立体经济产业的种养基地。
“2024年3月8日,我们将首批广地龙种苗6000斤投入地里。”这个日子,对于王奇勇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他一直记得,因为在他看来,那一天,广地龙开始扎根黎明村委会的土地上,代表着村里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加工烘干后的广地龙干。记者 任桐 摄
在地里钻进钻出的广地龙。记者 任桐 摄
如今,广地龙在黎明村肥沃的土地上稳定生长,每3个多月就能成熟一批。王奇勇心里算着账:目前,广地龙市场价为12元/斤,每亩地产量可达1000-2000斤,并且属于一次性种苗投入,按照市场价格保守计算每亩产值达到20000元。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与周边3个乡镇村委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64亩,年销售订单额约180万元。预计每年将为村集体增加收益15万?!蓖跗嬗滦老驳厮担骸敖衲辏杳鞔褰泄娣痘?、育种以及不断提升养殖技术,将进一步打造50亩的广地龙人工养殖示范基地,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