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心怡
“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相见才有味……”近日,美妙动听的歌声环绕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海南省技师学院文化艺术系声乐教师、青年演唱创作者陈晶晶将海南话和黎话歌曲带入“黎花知音”课堂,和黎家妇女一起唱起黎族歌曲。
“黎花知音”课堂像什么?“黎花知音”乡村课堂公益行发起人、省影视家协会主席林青这样比喻:它像万花筒,让深山里的黎族妇女看到繁华的大千世界;它像医生,为黎乡妇女及乡村家庭的问题“开方调理”;它更像桥梁,连接起政府、专家与黎族同胞,形成一次次温暖的“双向奔赴”。
多名黎家妇女参加“黎花知音”公益课堂。昌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自2017年以来,林青受昌江县委、县政府邀请,志愿作为总策划,为昌江王下乡提供文化指导和智力支持。在林青的带领下,策划团队以文化为魂,结合黎族传统文化和考古文化的内涵,开展了王下乡专业的文旅谋划和顶层设计,最终高标准推出了“王下乡·黎花里”项目。
在带领策划团队扎根打造“王下乡·黎花里”文旅项目的过程中,林青深受黎族同胞热情感染,和当地妇女有了深入交流,也有了更多思考?!白悦掣劢ㄉ璐聪绱灞涓铮庑├枳甯九由罴寄艿剿枷胄睦硎欠褡龊孟嘤ψ急??她们能否找准个体与乡村同行的方向?她们如何在乡村建设中找到价值?”
由此,团队以“黎花里”的文化IP发起并组织了“黎花知音”乡村课堂公益行——黎族乡村妇女综合素质提升计划,探索用更贴切、更生动、更温暖的方式提升王下乡老百姓和乡村妇女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第一堂课是我来上的,主题是‘爱是什么’。”说起一年多前的这堂课,林青仍然印象深刻??紊?,林青把话筒交给了学员,让她们讲讲自己的家庭,有的抱怨家庭琐事、批评家庭成员,还有人说着说着就哭了。
一堂课下来,林青发现,这与在学校里授课不同,很难按照精心准备的课件开讲,而是要给她们讲故事、讲例子,用她们听得懂的话来上课?!罢饩鸵蟆杌ㄖ簟媸拐咭绱濉⒁虿氖┙蹋嬲枳迮缘睦Щ?,为她们提供建议,帮助她们不在乡村振兴路上‘掉队’。”林青说。
2023年3月在昌江王下乡启动以来,“黎花知音”乡村课堂已开讲超120次。“项目集结了50多名专家学者,他们来自文艺、教育、心理、医疗等多个领域,为黎族女性带来心理健康、家庭家教家风、生活美育、医疗健康、文化艺术等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绷智嗨?。
教室里、田地间、大树下,“黎花知音”乡村课堂无处不在。在这里,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副教授朱俊瑛指导黎乡妇女们怎样朗读朗诵,海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李惠君教她们如何与孩子相处,海南省第三卫生学校副校长张华向她们介绍中医养生法,昌江黎族自治县舞蹈家协会主席邹君和她们共同起舞,一级演员、导演丁柳元和她们分享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心得……在一堂堂朴实接地气、知识含金量高的“大师课”滋润下,“黎花”们更加自信开朗,收获也越来越多。
在“黎花知音公益使者团”群聊中,老师们总会分享自己上课后的见闻和感悟?!霸谒堑难凵窭铮铱吹搅苏娉?、幸福和快乐,这给我带来热泪盈眶的感动。”“能够投身其中是莫大的荣幸……”看着邹君、陈晶晶等公益使者在群里的分享,林青也深受感动,“这个公益课堂重塑了我生命的厚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文化人的使命感在哪里?!?/p>
从王下乡浪论村大榕树下的第一节关于爱的课堂,到如今走出昌江、辐射全省,“黎花知音”课堂始终默默托举着“黎花”盛开。“接下来我们也将持续纳新,希望有更多有爱心的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参与到‘黎花知音’公益课堂中来,为黎族同胞带来更多精彩的课堂?!绷智嗨?。(海南日报石碌2月18日电)